购物中心“动”起来体育业态呈现新玩法当运动、休闲、健康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消费者对运动场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传统印象中,购物中心落脚体育业态,“健身中心+滑冰场”似乎是标配。而现在,以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圈粉最多的大众运动为代表的新型体育业态,正在陆续成为购物中心的新晋“小鲜肉”。
传统印象中,购物中心落脚体育业态,“健身中心+滑冰场”似乎是标配。而现在,以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圈粉最多的大众运动为代表的新型体育业态,正在陆续成为购物中心的新晋“小鲜肉”。
例如,深圳地铁发力商业地产的首个项目——地铁锦荟广场,便将大众运动作为体育消费的切入点,集合了多种消费者日常运动频次最高的场地。
除此,诸如高尔夫、马术等原本相对小众的体育业态,以及复合式保龄球馆、室内卡丁车馆、室内飞行体验馆等一些具有游艺娱乐性质的运动娱乐业态也成为购物中心用来打造差异化体验的王牌。
体育业态的新玩法种种,多以各自单独出现在购物中心为主。而现在,除了单打独斗的玩法,体育业态还可以“抱团取暖”,在汇集多种运动形式的基础上,以集合式“体育公园”的形态,与购物中心混搭,最大化发挥运动业态强体验性带来的“吸客”功能。
例如深圳地铁锦荟广场,便是开启体育业态“抱团取暖”模式的典型。地铁锦荟广场汇集了消费者日常运动频次最高的多种场地,以聚合式的运动组团形成一个大体量的体育公园,再通过“体育公园+购物中心”的新商业模式,为其所在的深圳横岗地区带来一股“运动休闲+家庭娱乐”的生活新风。
根据国家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未来几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明显增加,预计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面对这亟待满足的巨大需求,地铁锦荟广场将打造出“内外兼修”的体育公园,3.5万平方米的体量中,既有不担心受天气干扰的室内场馆,也有可以与自然充分亲近的室外场地。
在运动场地的设置上,锦荟选择了最具有大众基础、需求最为广泛的基础运动,包括1个7人制足球场、4个篮球场、3个网球场、12个羽毛球场、攀岩墙,以及符合国际赛道标准的50x25米室外恒温泳池,这样高水准的泳池条件,深圳目前除了宝安体育馆,可谓别无二选。
一座规模达30万平方米的郊野绿色休闲公园也将与地铁锦荟广场相连通,项目内外双公园的设置安博体育官网、多种运动元素的集合、丰富的场地选择,最大化、最优化地满足了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也许有人质疑,集合式“体育公园”似乎与传统的城市体育中心无异。然而,后者虽然看似有许多体育项目,却只是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了场地堆砌,没有形成有机的组合,没有核心的商业业态驱动,更难以服务于大众。
作为专业化、有经验的体育内容运营商,大生体育在城市公共体育运营方面的全套解决方案将有效的为地铁锦荟广场体育公园提供保障,形成合理的业态、实现运营导流并驱动场馆的良性运转,充分发挥体育运动这一主力业态的功能,让以运动休闲为驱动核心的城市消费业态真正在横岗地区建立起来。
在全民健身、消费升级的时代,运动并不是单一、低频的消费行为,反而由运动引发出更多的购物、餐饮、娱乐需求。可以说,运动本身可以与购物中心形成互动效益,二者互取所需。体育运动业态通过强体验、差异化的主题形式能够为购物中心吸纳更多的人群,也为购物中心商业价值的延展提供了条件。购物中心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些人群的衍伸需求,通过做好跨界融合、配套业态、增值服务等方面,均可为项目带来更多盈利的空间。
“体育公园+购物中心”的商业新模式,通过持续为消费者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串联起更多样化的需求。以运动消费为主导的客群可以获得购物、娱乐、亲子等方面的体验,而以购物、家庭消费为主导的客群则可以获得多种多样的运动休闲体验,不同需求间的自如导流,也进一步扩大了项目的商业辐射能力。除了一公里内的30万常住人口,项目对三公里范围的65万人口以及更广范围内客群的渗透率都将有所提升,地铁锦荟广场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变得更为可行。
除了走在消费趋势前沿的运动休闲体验化的体育商业组合形式,地铁锦荟广场同样重视商业空间情景化与建筑景观艺术化的打造,用特色区域为空间增加亮点,用开放式、互动性节点为末端空间拉动客流,从而形成了集“购、闲、食、乐、健”于一体的FUN松休憩综合体,为区域内追求休闲生活方式的消费者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而纵观商业趋势的发展,以地铁锦荟这样通过运动业态创新驱动的体育商业中心,这种为生活方式带来的新的可能性,也让商业项目本身,在商业地产项目同质化严重的当下,特别是对于热点城市和热点商圈,成为跳脱同质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